陰霾之下 風電設備行業風景獨好
產業化落實程度風電整機代表廠商
產業化程度較好,具備大批量生產能力的本土主流廠商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汽輪機、上氣、浙江運達等
已有成熟技術、在國內建造總裝或部件企業的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GE、Gamesa、Vestas、Sulzon、Nordex等
已試制出樣機或具備小批量生產能力保定惠德、沈陽華創、浙江華儀、廣東明陽、北重汽輪機、保定天威等
正在樣機試制或整機設計南車株洲、無錫寶南、瑞能北方、重慶海裝、國電聯合等國內風電機組生產商產業化進度
上網電價/元CDM收益/元風電收入/元風電成本/元
特許權項目 0.47-0.55 0.07-0.1 0.54-0.65 0.5-0.6
非特許權項目 0.5-0.6 0.57-0.7風電場成本、收益情況
渤海證券研究所李新渠
無論從絕對裝機容量還是從占總發電量的相對比例看,我們認為我國風電行業目前還基本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高成長態勢仍會延續。預計隨著供應鏈預期好轉,今后整機廠商產業鏈控制能力將逐步加強,對上游零部件企業的議價能力也將提高,在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零部件廠商也將面臨產品價格下調的預期。同時,隨著兆瓦級機組規模效應的體現,轉型期出現的量小且生產經驗不足導致毛利率低下的狀況也將得到逐步解決,行業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期待。
風電投資仍有空間
截至2007年底,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累計為6050MW,僅2007年,我國風電裝機新增裝機就達到3454萬千瓦,07年新增與累計裝機分別同比增長159%和133%。從近幾年的風電發展速度看,中國遠遠超過世界其他風電發展大國,是目前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在狂熱的市場驅動下,部分企業縮短了樣機試運行的時間甚至跳過試運行而直接進入商業化生產階段,并為今后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留下了隱患。
但我們認為,隱患值得重視,但也不能就此認為風電行業投資過熱。對比全球主要國家風電裝機容量,目前我國還只是處于風電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從相對比率看,2006年風力發電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率僅僅為0.04%,這預示未來風電行業成長空間仍然很大。
中國可能會上演印度風電的發展歷程。到2006年印度已經達到了裝機容量6270MW,提前幾年完成了其到2012年達到年裝機容量5000MW的目標。
四大動力支持行業發展
我們認為有四大動力支持行業未來發展。
首先是發電集團配額遠未達標。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要求,國內各大電力運營商均加大了風電建設的步伐,風電建設呈現出當前的井噴式發展。但截至目前,除國電集團外,國內其他幾個大發電集團的風電裝機容量離2010年3%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預計到2010年,國內各大發電集團的風電裝機容量可能會大大超過其3%的配額。
其次,投資風電場已經保本或盈利是內在動力。除了配額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對風電發展前景有很高的預期,是出于長遠戰略利益方面的考慮。事實上,當前投資風電場已經基本實現保本或盈利。目前投資風電場的運營成本約為0.5—0.6元/kWh,而特許權項目招標電價在0.47—0.55元左右,加上CDM項目帶來的0.07—0.1元/kWh的收益,風電場運營商已經可以保本;非特許權風電場項目往往可以獲得0.5—0.6元/kWh的上網電價,加上CDM收入,已經基本可以盈利。
再次,風能儲量豐富,海上風電潛力大。與國外相比,我國風能儲量是印度的30倍,德國的5倍,但截至2007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僅為印度的3/4,德國的1/4。因此,中國未來風機行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與國外海上風電發展相比,我國海上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以及海上風電機組國產化才剛剛起步,但由金風科技生產制造的第一臺1.5MW直驅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渤海灣正式并網發電,為我國今后進行大規模海上風電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最后,看好進口替代和出口潛力。2006年以前我國風電設備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被國外風電機組制造商占據,但到了2007年中國新增風電機組中,內資企業產品占55.9%,內資企業的新增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外資企業,顯示了我國風電機組的進口替代能力逐步增強。我們預計隨著國內風機制造技術的不斷成熟,今后內資風機制造企業的市場份額仍會不斷提高。
行業整合不可避免
目前我國風機整機生產企業大多是通過國外技術轉讓的方式進行整機的組裝,風機行業只是普通的生產制造企業,未來整合將不可避免。
技術將是導致行業整合的最終因素。如今的風電產業所制造的風機功率也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復雜,新進入者今后獲取技術的渠道將會越來越有限。一旦技術進步而使得當前的新機型面臨淘汰的時候,部分公司將不復存在,行業也將逐步向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集中。
質量問題或成為整合的催化劑。風電機組運行環境惡劣、拆裝條件差,隨著風電場使用年限的增加,運行維護成本也與日俱增。從國外的情況看,風電場的維修成本隨著使用年限的提高而增加。目前中國的風電市場主要的訂單均只要求1—2年的質保期限,遠低于國際通行的5年左右的標準,預計隨著2—3年后風機故障的逐漸顯現,制造、安裝、調試的可靠性和零部件的質量問題將是整機廠商進行行業整合的重要催化劑。
未來真正能夠在行業走向集中的過程中生存壯大的整機廠商必須要同時具備以下幾個特征,即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可靠性與維修服務強、產業鏈控制好,而大多數只停留在概念上的后進入者將遭市場淘汰。我們認為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電氣將有可能勝出。
重點公司
金風科技: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風機制造商。公司產品在07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中占25.1%,國內排名第一。公司創新的風電場開發和銷售模式,不僅可以通過出售風電場的股權獲得股權溢價收益,還可以使企業建立一個覆蓋整個行業價值鏈的盈利模式。
公司是國內最早涉足風電產業開發的企業,擁有國內經驗最為豐富的風電技術開發和管理團隊。通過收購Vensys,公司完全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風力發電機組技術和世界領先的設計能力,有利于拉大與其他國內公司領先優勢。目前公司在新疆、北京、內蒙古、甘肅、西安陸續建立產業基地,在靠近市場和制造資源的地區進行風力發電機組制造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目前Vensys已向世界8家公司以技術許可使用的方式轉讓永磁直驅風機技術并已簽訂了多個MW機組訂單。德國金風2008年兆瓦級產能為100臺,并計劃2009年開始對外銷售。
北京時代潤寶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BeijingTimesBredTreasureTechnology Co.,Ltd.
總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營西路27號金領時代大廈10樓
電話:86-10-82728235/57164075/57164076/57164078/57164079
手機:13311188873